中国不靠房地产,还能靠啥?两会定调楼市,2023年房地产已成定局-世界快播
3月5日,全国“两会”开幕,其中,涉及房地产的内容有77个字,两大核心内容定调2023年楼市。
核心内容包含两方面:
(相关资料图)
有效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过去五年,“房住不炒”贯穿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基调,但今年却是把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摆在了重要位置。2023年的楼市“低调而务实”,是“休养生息”而不是“超强刺激”。
“防风险”仍是重点
未提“房住不炒”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现状的描述是这样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发展仍有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疫情退去后,消费场景确实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修复,但是居民的消费信心仍然不足。这从1月份(2月份数据未出来)居民储蓄与消费层面的数据可见一斑,1月份居民储蓄新增6.2万亿,但居民贷款,仅新增2572亿,同比少增5858亿。尤其是房贷1月新增2231亿,同比少增5193亿。
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的原因是什么?说穿了就是兜里没钱,且赚钱的严重不足,不敢花钱。过去两年,啥都在通胀,唯独工资不通胀。
过去13个月,居民存款新增20万亿,其中仅有3万亿是普通居民预防性储蓄,另外的13万亿是中高收入群体的存款,还有近4万亿是理财赎回、投资转贷款等。
与前几年的两会内容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将稳地产置于“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重要任务之一。
这也意味着,2023年,房地产相关工作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防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交付和民生风险,政府工作报告中虽未明确提及,但在过去一年的回顾中也提到了“出台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保交楼仍然是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底线。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房企
202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到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2022年以来,“金融16条”、“三支箭”先后落地,纾困方向也从此前“救项目”转换至“救项目与救企业并存”。但目前部分民企融资难的现象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次全国“两会”再次强调,这意味着,未来针对优质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大,前期已出台的政策亦有望加快落实,促进企业资金面继续改善。
此外,这次还首次提到“防止无序扩张”,这意味着未来针对企业的监管或保持严格,更加严格地控制市场风险。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保障民生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与之相类似的表述,是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中,曾经提到“适应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而彼时的大背景是化解房地产库存。
如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放在了重要位置,更主要的目的是提振住房消费。
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下扩大内需,支持刚需、改善住房需求,预示着2023年地方因城施策仍然有放松空间。
接下来一线及强二线城市调控政策或将局部放松,并在改善需求端发力,比如松绑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限制性购房政策,适当调降二套房首付比例等,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或将全面取消“四限”,同时加大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等财税刺激。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一个关键信号,指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住房保障体系”,有人说走的是新加坡模式,商品房和保障房两条腿走路,其实并非如此,我们主张的是商品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两条腿走路。直白点说就是,买不起商品房的,可以到大城市里租房居住。
这其实和此前的允许“创新团体”贷款购买租赁住房的政策联系上了。政府从开发商手里购买商品房,然后作为保障房、共有产权房等以微利形式卖给刚需,这种模式看似完美,但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这需要天量的资金,政府没能力做好这件事。
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鼓励有钱人、企业、私募基金、保险资金等,大量从开发商手里购买商品房,银行辅以经营性贷款支持,企业再把购买的商品房以长租公寓形式对外出租。这样既盘活了开发商手里的库存,解救了开发商,又解决了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等的住房问题,可谓“一箭三雕”。
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
整体来看,今年保租房筹集规模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推进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的住房需求,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加快建立。
房地产税立法
连续第四年不提“房地产税立法”另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不提“房地产税立法”了。上一次提到房地产税还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当时的原话是“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虽然说房地产税是一定会出台的,但这个时间点就需要好好把握了。
综上所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强调“稳增长”和“防风险”,当前宏观经济继续好转预期增强,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国家层面对房地产的定调很明确:2023年拼经济,房地产是很重要的一张牌,但绝不是像2016年那样,强刺激、强启动,因为历史规律表明,强刺激带来的强发展,往往伴随很严重的后遗症,杠杆过高、债务过大等。
所以,2023年房地产主打的是稳定。换言之,大规模的刺激不会出现,很多人翘首以盼的“楼市大牛市”也不存在。
关键词:
下一篇:最后一页
- 房屋产权主要是指什么?房屋产权证日期是以什么为准?
- 广州科技活动周进入预热 明日正式启动300多场主题活动接踵而来
- 深化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广州正式出台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方案
- 女童不慎掉入20米深井 18岁小姨三次下井成功营救
- 西安3个区域12月28日起每日开展全员核酸 官方提倡民众居家健身
- 浙江乐清一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 复采复检为阴性
- 浙江本轮疫情报告确诊病例490例 提倡“双节”非必要不出省
- 西安警方通报6起涉疫违法案件
- 西安新一轮核酸筛查日检测能力达160万管
- 西安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11例
-
达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3月10日达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数据统计情况通报
达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3月10日达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数据统计情况通报,截至3月10日02时00分达州疫情数据统计情况
-
港铁去年盈利近98.3亿港币 按年升近2.9%
(记者韩星童)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9日召开记者会公布2022年业绩,港铁全年盈利近98 3亿元(港币,下同),按年升近2 9%。
-
东方集团: 东方集团第十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天天热资讯
东方集团:东方集团第十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
今日快讯:嘴巴突出怎么矫正对比图_嘴巴突出怎么矫正
1、如果你的咬合关系正常,就不需要进行治疗,只要牙齿方面不影响进食就不是太大的问题,只是单纯的影响到了美观。2、另外你已
-
快播:行业顶级专家齐聚比亚迪 共同品鉴CTB技术的全面优势
近日,比亚迪CTB(CelltoBody)技术专家品鉴会在比亚迪全球总部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等一行来自汽车行业的
-
每日观点:2月份CPI同比上涨1%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回落1 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 8%转为下降0 5%。“2月份
-
焦点报道:日将放宽民宿业准入条件 日本政府没钱了鼓励参与投资
观点网讯:3月8日消息,针对管理民宿房屋的业者,日本国土交通省7日汇总了新制度的概要,只要接受了有关法令的20小时函授讲座和7小时的培训就
-
魔鬼恋人第二季全集12_魔鬼恋人第二季全集
1、《魔鬼爱人》第二季即将公布播出官方公布:根据Reje、Otomate合作推出的同名游戏改编的TV动画《魔鬼恋人》曾经
-
春天的眼睛能装下一个世界 热闻
◎春天的眼睛能装下一个世界每一缕风都是春天对大地的赠予春风吹过时我在河边沐浴春色绿悄然无声拱出地面迅速占领沿河两岸再没
-
梅花生物:黄原胶产品自2月28日起报价再上涨3000元/吨
梅花生物3月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黄原胶产品自2月28日起报价再上涨3000元 吨,无现货,仅接受中远期订单需求。
X 关闭
中国不靠房地产,还能靠啥?两会定调楼市,2023年房地产已成定局-世界快播
浴室水槽消费市场规模与预测 全球观速讯
世界热消息:2023生育保险交不满一年可以报销吗?2023生育保险报销范围包括哪些?
环球视点!猎魔战士动漫_猎魔战士
什么咖啡最好喝最出名_什么咖啡最好喝
X 关闭
焦点讯息:水发燃气董秘回复: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
西安警方完成研考安保工作 共出动警力逾1.3万人次
得知西安疫情防控“升级” 男子夜骑共享单车回咸阳淳化
中国医生将任SIU主席背后:从追随者同行者到引领者
海南省通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