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育人助力“四化”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工程师”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23-08-05 11:03:43    来源:天眼新闻

近日,由贵州省管专家﹑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刘飞带领的研究生实践团队聚焦工业产业领域,前往铜仁玉屏、铜仁大龙、黔南州福泉、贵阳开阳等多地的工业园区开展“博士工程师”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学院产业导师团和学术导师团联动机制,提供技术创新指导,做到产学研结合,真正践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在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助推学科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作用。

社会实践团队首站走进万山朱砂古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汞”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传承。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纪念馆展厅参观和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大家了解到肖芳、张金占、贺龙、任弼时、姚玉清以及贵州历史上最早的反帝国主义的矿工杨永和的故事。“工业学大庆,有色学贵汞”,为偿还苏联债务,生产5196吨水银出口苏联,为国分忧、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是万山精神的充分体现。周恩来总理夸赞万山是名副其实的“爱国汞”“优秀儿女”。


【资料图】

实践队员在这里亲身感悟当年老一辈汞矿人他们为国家拼命干,你追我赶,不怕死,不怕苦,团结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发扬革命传统,传承“为国奉献、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爱国汞精神。

随后,在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江口村铜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福泉市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和开阳县贵州胜威凯洋化工有限公司等地,社会实践团就地开展技术调研和技术帮扶。

社会实践团在企业结合学科专业优势,聚焦技术瓶颈问题,深入车间一线实践调研。全方位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与工艺,在各生产车间负责人的带领下,直观了解公司现行生产模式、生产工艺、安全保障措施以及目前还未解决的技术难点。

实践队员通过深入企业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员与企业管理层、技术骨干座谈交流,参观企业生产线,了解产品性能、科技创新点,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在科技创新产业中的应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创新创造的内心动力和行动自觉,坚定了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聚焦推进学院化工学科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增强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助推学科能力提升方面发挥作用。实践队员更在实践中,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感受到企业对技术的需求,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要把技术落实到实际生产当中。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队立足新时代新目标,围绕“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实践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充分发挥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实践团队专业优势,将课堂所学与寻访之悟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用实际行动践行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为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力量。

陈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吴一凡

三审 庞博

关键词: